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主汽车品牌国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自主汽车品牌国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主品牌和国产有什么区别?
自主品牌就是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不挂外国牌子的产品,(可能有些零部件会是进口的。但主要部件都是国产的)。国产呢只要在中国组装的,都属于国产。进口的就是在国外组装好的以整机名义进口到国内销售的。
区别就是质量,目前一般意义上讲,进口的可能好于国产,国产外资品牌好于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它可以在国内生产也可以在国外生产。但是核心技术是中国自己的,这个不会受到外国的制裁影响,包括原料,技术,产业链等。
国产就是在国内生产的意思,生产的东西可以是中国的品牌也可以是贴牌外国的品牌,只要是在中国国内生产的都可以称之为国产。
自主品牌国产汽车的一哥是谁?前三强又是谁?
目前国产汽车梯队明显,但是差距并未完全拉开,目前的排位还不能代表最终排名。
至于技术储备,自主品牌都是半斤八两,由于造车历史和人才的匮乏,自主品牌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有独特的领先优势,因此更多的依靠供应商和外部收购、合作等手段。
因此技术能力的强弱,更多要看各品牌能够调动的***的多寡。
个人认为,目前自主品牌还真暂时分不出绝对的老大,但是从销售量和口碑以及综合实力来说,我谈一下心中三个最有实力的自主品牌。
1.吉利,吉利前些年似乎已经排在四五名的位置,自从吉利汽车和沃尔沃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开启了吉利3.0造车时代后,吉利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路,先后超过长城,长安,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这和吉利多年消化吸收沃尔沃技术分不开,有了这个品牌效应的加持,不管是吉利自己的车还是领克汽车,有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长城,自从长城选择重点发展SUV后,就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车企,但是这种集中力量干大事,让长城汽车受益匪浅,趁着SUV热销的这波东风,长城先后打造了H,F,M三种系列,像哈弗H6这种常年销冠,可以成为一代神车,并且F7和M6也让H6不在孤单,撑起了哈弗的一片天。长城汽车又进一步推出了豪华品牌WEY,走向了高品质高质量造车,wey也是国内首家销量超10万的豪华品牌。长城汽车还有一张王牌就是皮卡,炮系列的发布,绝对是重新定义了国产皮卡,并且进一步巩固了皮卡老大的位置。所以说长城虽然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一哥,但是在皮卡和SUV领域,是自主品牌响当当的一哥。
3.长安汽车,曾经长安汽车子品牌种类多,车型多,一直是国内的销冠,但是自从长城和吉利发力后,长安汽车虽然也是在进步,但是总感觉不如两个小兄弟进步大,退出的车型也总感觉缺少爆款,像CS75,在和博越和H6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但是大哥毕竟是大哥,实力犹存,像长安汽车的蓝鲸发动机,自从发布开始,就一直是国内最优秀的2.0T发动机之一,近期长安又发布了CS75plus还有新款CS95,让大家对长安的外观设计能力刮目相看。长安汽车有着不错的底子和基础,如果能进一步摸透消费者的心,推出爆款车型,我相信长安汽车依然潜力巨大。
当然除了以上三家,自主品牌依然还有比亚迪,奇瑞,上汽荣威,广汽传祺,一汽,东风,他们一样是自主品牌的复兴力量,但是综合来说,这几个品牌相比那三家,总感觉还是差那么一点。近期也已经传出了,众泰汽车,一汽夏利等车企财务状况堪忧,面临破产重组的局面,在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上,早晚要和合资品牌正面拼***,肯定要逐渐淘汰一些末尾品牌。希望我们的自主三强能带领自主品牌,打败合资,闯出国产车的一片天!
说到我们的自主品牌那么钱,三强个人认为应该是吉利长城,比亚迪,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市场的销售量来讲几率从2018年达到了151万辆长城未去第二,而比亚迪虽然总销量并非第三,但是他在新能源,特别是电池方面,其实它独树一帜,引领了全球的新能源技术,可以说比亚迪在这方面它的技术能力非常强。
其次吉利也不是光从销量上遥遥领先,而在自身海外投资品牌扩张,产能提升,以及在颜值设计能力上面,再加上售后服务,它的综合表现来看,其实是做的是非常的好,可以说为其他制作品牌提升做出了他自己的榜样。
而长城它最大的当前的软肋,那就是没有轿车的领域,虽然皮卡领域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特别是皮卡禁令,可能近期就会松动或者取消,那么这无疑对长城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而且长城关键是把握了国内SUV当中的老大地位,特别是h6作为作为一辆长达6年多的常青树车型,它已经趋于日益成熟和完善。
比亚迪在自己的电池方面已经是成为世界一流车企,引领着全世界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方向,所以比亚迪当前对于市场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来讲,它可能是有点卧薪尝胆的味道,并非非常注重产能的扩张,而更加专注于对技术的研发,这从某一个方面来讲有点像马自达这一车企,所以比较个性的。而且比亚迪已经从原来被人误解或者看不起的一个品牌,现在变成了响当当的新能源领军品牌,那这种品牌的树立和理念的转变,而加上大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那么这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一个阶段,相信比亚迪在今后的发展中会越来越好,越走越稳。
现在的自主品牌可谓是如日中天,也正是高速发展期,凭借国家的扶持、收购国外技术和高薪招募著名技术人才已经有部分能力和合资进口车抗衡,为什么是部分能力?因为核心的装配工艺还是和合资存在一定的差距。
要说谁是一哥,其实这个论题有点大,其实国产车各个品牌专攻的领域是不一样的。
比如新能源:国产比亚迪肯定是独树一帜的,旗下的唐、宋、秦以及即将上市是汉都是新能源的标杆。
奇瑞属于默默造车的存在:虽然目前新能源增长势头大,但是奇瑞目前还没有进入新能源的打算,不过奇瑞的发动机技术是国产最强,这点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国产没有之一。
而吉利无论从销量还是保有量来看,都是国产最强势的,自从收购了沃尔沃的乘用车技术,吉利可以说在研发和技术上势如破竹,无论是自身的GL、EC7、金刚等还是高端的领克都获得了不少的认可。
长城则专攻SUV和皮卡领域,看上去已经不打算和国产友商竞争轿车领域了。
而真正意义上的一哥,我个人觉得还是五菱,无论五菱之光还是宏光,都是传说级的存在,很多梗五菱神车挂钩。
国产品牌目前都是发力期,而且都有各个领域的优势,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一哥还没诞生,如果从销量来看,各个品牌都没有长期占据总销量的榜首。
国产车现在质量也很可靠,不过要打消百姓曾经的顾虑还需时日。
十年前的排位是一汽、东风、上汽、长安。
根据2009年,***推出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四大四小的概念,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作为四大集团,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中国重汽作为四小集团实施区域兼并重组。
十年后,根据销量的排名是吉利、长安、长城、上汽。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地方性国企,竞争力比央企强啊。
鹿小凤
现在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质量到底如何,开几年后呢?
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国产车。主流国产车已经没有质量的问题,开几年也不会有质量问题。
但是一些非主流的品牌就不要去碰了,虽然国产车早已经摆脱质量问题的困扰但是仍然有一些汽车的基本功不扎实,即将被市场淘汰。比如放着国产车中的吉利、比亚迪、长安、奇瑞、传祺等品牌汽车不去购买,非要买保时泰、力帆、华泰、幻速、比速等汽车,买回来以后发现问题多多这时候一棍子把国产车打下水就不对了!
国产车起步之初质量肯定要比合资车差,不光是技术差,用料也差。
技术是慢慢学的,只要用心去做去研发去积累那么质量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原材料质量受到成本限制,因此有些时候的原料***购标准就不能太高。毕竟国产车是以高性价比取胜的,钱可以少赚点,但是不能赔钱造车啊!因此低售价,难以***购高质量原件。这也是早期国产车小毛病多的原因。例如当年的吉利自由舰新车卖3w左右,比合车资便宜一半还要多。价格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零件***购标准肯定不一样、后期小毛病自然多一些。
为什么国产车价格逐步在上调,而合资车价格不断的下探?
这就是因为国产车零部件***购标准在逐步提高,整体质量也在提高。质量出问题已经成为小概率***。但是在同级别合资车的对比下,国产车性价比依然是最高的。而合资车为了与国产车抢占市场,不断的下调价格。当然一辆车的利润要两个人分,只能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
因此简配的行为已经是心照不宣,大家都这样干。例如大众的捷达/桑塔纳系列,一度高高在上,但是被国产车拉下神坛,价格持续走低。裸车5w多一点,足以和国产紧凑型轿车抗衡,这就是简配降低成本而来的。捷达/桑塔纳价位虽然与同级别国产车接近但是车身尺寸、空间表现、配置要差很多,销量高但是性价比不高。
对于汽车质量问题,任何一个品牌都无法避免。毕竟汽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万多个零部件协调工作,有一个零部件不过关那么会影响全局。
目前我们对国产汽车与和合资汽车包容性不一样。国产车一但出了问题,立刻被骂个狗血淋头,不死不休。合资车出了问题,大多数人都能包容,理解。烧机油、机油增多、断轴、漏油、顿挫、黑心棉、沥青止震这些都不是问题,完全没有影响销量,风头一过适当的给出一些优惠,销量暴涨、依旧风风光光。
目前主流国产车早已经解决了质量问题,随便买一个都可以。只有一些不专心造车,没有研发实力的车企生产的汽车基本质量问题还没有解决,稳定性很差。例如众泰、华泰、永源、比速等汽车,这些厂家就是典型的没学会走路就想跑起来,不摔跟头才怪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主汽车品牌国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主汽车品牌国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