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资品牌新能源suv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合资品牌新能源suv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限行越来越多,22万元买电动SUV,中国品牌香还是合资更香?
第一,对三元锂膈应的,选磷酸铁锂。(不怕死的除外)
第二,都是电机电池,这玩意儿能差多少?硬件成本差不太多。合资品牌首先拿走一个利润。再看配置。
第三,好面子就买合资。其实就这二三十万的车有啥面子?BBA大街上都是,想要面子,去弄俩一百万往上的
第四,质保时间。没见到合资的比国产的长
第五,没必要刻意的分国产合资进口,这玩意儿就是个代步工具。自己去看,去开,喜欢哪个买哪个
买电动车首先要买大厂的,这是第一。电动车要买迭代过的,就是这个品牌,在2-3年时间内连续生产推广了几代产品。比如比亚迪。广汽等。
22万买电动车,最好买600公里以上的。低于600公里的不建议。要有热泵空调和电池空调制冷,
国产电动车会比合资车进口车更先进,迭代更多,建议买国产车。
有哪些合资新能源车型值得推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纯电动车市场,2018年1-9月份,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全球的50%.
可是,与市场格格不入的却是国内外资产品的匮乏,网罗一下国内的合资电动车,全盘对比之后,推荐以下几款:
补贴后15万左右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车——聆风的轩逸换壳版。这款车不管是构架还是驱动系统,全部引自聆风,说技术可靠,品质也有保证。
这款车可续航338km,轴距2700mm。非常值得推荐。
这款车源自奔驰和BYD的合资,价格也在30多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产品的销量,毕竟,买它总会给人一种30万买了一辆比亚迪的感觉。
腾势这车,续航可达451km,***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不好,后续发展空间受限。虽然现阶段来看,汽车性能不错,但是在市场上没有销量,再好的口碑又能如何?
除了上面两款合资电车,还有启辰晨风、理念VE-1,这样的合资自主产品,或者是为了双积分政策,或者是为了市场试水,或者就是纯粹想框点钱罢了。
虽说现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选择比较丰富,不过确实不少消费者还是更愿意选择合资产品,说到底还是品质上信得过,至于目前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当中,暂时还是插电混动比较占上风,其中上汽大众在插电混动领域算得上数一数二,所以说上汽大众的实力也不仅限于燃油车市场,毕竟大众花了12年时间研究的插混系统,也算是在技术实力上做足了功夫。
而在轿车领域,上汽大众的新能源主打产品就包括帕萨特PHEV,依靠1.4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插混系统,本身上汽大众的1.4T发动机动力强劲,再依靠电动机的动力支持,使得帕萨特PHEV在动力操控上不输燃油车,不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排斥,一方面就是因为担心操控不如燃油车,而帕萨特PHEV基于上汽大众的技术实力,动力表现依然足够强劲,这点需要你个人去试驾才能有所体会,加速够快且推背感出色,还是很靠谱的。
帕萨特PHEV的续航能力在新能源轿车当中也算领先级别,综合续航能力在1000km以上,相当于不少插电混动轿车的2倍,其中依靠纯电动驱动可以达到63km的续航,应付城市出行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选择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大多在城市使用,日常依靠纯电动续航一来解决城市出行问题,二来也可以省下不少用车开销,碰上部分城市的限行问题也不受限制,算下来好处还是挺合算的。
目前帕萨特PHEV提供五种驾驶模式可选,纯电动续航算是其中之一,依靠挡把附近的按键就能自主选择模式,所以与一些系统自动判断选择驾驶模式的混动系统不同,帕萨特PHEV这种系统逻辑更加人性化,对于驾驶新手来说也不用担心,通过中控屏就可以查看到全部的行驶信息,包括一些续航情况,甚至可以查看电池系统温度并且调节,上汽大众为插混产品研究了智能电控系统,以此规范化管理电池系统的温度情况。
说到电池系统,确实是不少新能源车型的心病,可能直接导致整台车的自燃问题,帕萨特PHEV的电池系统就在上汽大众的严格把控之下,检测项目达到169项,比市面上在售的不少新能源产品的电池系统更加安全,因为虽然暂不清楚它们的具体检测标准,但是按照目前国家标准检测的电池系统确实不如帕萨特PHEV安全,国标仅要求44项安全检测,远远比不上帕萨特PHEV的要求。
感谢邀请!
合资新能源车型,目前选择较多的是混动车型,小编比较推荐蒙迪欧、凯美瑞、君威的混动版车型,它们百公里油耗4升左右,售价20万左右,外观、配置、性能都比较出色,值得购买!
该车***用了与海外同步的家族式最新设计,马丁脸的辨识度、时尚感没话说,车身线条运动、流畅,帅气的外观非常适合年轻消费者。
此外,蒙迪欧***用了真皮内饰材质,并配备了旋钮换挡机构、无钥匙进入、启动、定速巡航等科技感十足的配置。
该车搭载了一台2.0L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最大马力分别为143匹、92千万,匹配电子无极变速箱,百公里油耗仅4.2升。
全新一代凯美瑞的外观设计非常年轻,进气格栅犀利,车身线条更加运动、时尚。
纠结合资和国产,新能源究竟谁更靠谱?
我先说结论吧,对于楼主所提的问题,明显是合资品牌更靠谱一些,从技术层面来说,国产车在燃油车领域已经走的很不错,***以时日一定可以超越很多国外的品牌,可是目前在新能源的研发上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强如比亚迪在特斯拉面前也显得比较廉价,在电驱、电池得技术研发路上还有一段要走,更别说给人直观印象的外观内饰设计了
关于新能源个人比较推荐别克的微蓝7,作为别克的纯电SUV,首先他秉承了别克的家族式设计,从内到外,豪华感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这就是合资品牌的优势之一,设计师的功力深厚,而且微蓝7能做到满电500KM的续航,这个成绩在合资品牌当中也称得上是佼佼者,当然了我们国产现在也有小鹏、蔚来、理想这样的品牌崛起,但是售价普遍都在30万以上所以不在咱的讨论范围之内,家用颜值、内饰、续航和售价都很均衡考虑的建议你考虑别克的微蓝7
你好,毋庸置疑在当下的汽车环境中,合资的品质还是要比国产的要靠谱一些,燃油车还稍好一点,毕竟像长城、长安、吉利这些品牌的销量摆在那里,但是新能源的话还是得看合资品牌,你别看某些国产标榜高端,其实并不靠谱,而且售价高昂,说句不好听得就是定向收割中产、资本融合的产物,例如:小鹏、蔚来等等,好了到此为止
下面以荣威ERX5和别克微蓝7举例,一个国产一个合资,都是纯电SUV车型,相比之下还是别克微蓝7更加的靠谱,微蓝7不管是在颜值还是在内饰的做工用料上都很不错,再加上500KM的超长续航和不到20W的售价,这个级别很难有对手,所以要是你有购买新能源的打算,还是合资品牌更靠谱一些
楼主你好,不知道你问这个问题,是否有已经看好的车型了?暂且当你还没看好,提一点小小的意见
国产新能源:比亚迪秦EV、吉利几何A
合资新能源:别克微蓝7、大众ID4
有意思的是国产的新能源很少有SUV车型的,不知道是技术受限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关于国产和合资新能源谁更靠谱,可以从两个方面为你分析,首先就是你的第一眼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颜值,这四辆车中微蓝7大于ID4大于比亚迪秦大于几何A,前两者的合资车型都有家族老大哥做支撑,外观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这就是一个经典品牌的百年沉淀,国产品牌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而在国产中比亚迪的设计也算是佼佼者了,至于几何A坊间流传他就是吉利帝豪换了个壳
其次在新能源技术层面别克和大众打了个平手,同为合资经典品牌,大众和别克在中国市场都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其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成本投入也更高,国产新能源也就比亚迪还说的过去,其他品牌暂且还停留在婴儿阶段
别克微蓝7和大众ID4个人建议选择别克微蓝7更加的靠谱,毕竟上市很久,已经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拥有不错的口碑,所以选择合资新能源更加靠谱一些
蔚来是外商独资还是合资品牌?
蔚来是合资品牌,广汽蔚来成立于2018年4月,由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及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共同出资,广汽蔚来规划总投资12.8亿元,注册资本5亿元。
广汽蔚来致力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销售及服务。广汽将主要负责整车的研发和生产,蔚来将提供智能网联技术和能源支撑体系。新品牌将会有自己的名称以及全新LOGO。
国有企业单位购置车辆规定?
国有企业单位购置车辆通常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 国家法律法规:购置车辆的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购程序:购置车辆需按照***购程序进行。这可能包括编制***购***、发布***购公告、进行供应商评审、签订合同等环节。具体的***购程序可能根据不同地区和企业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3. 预算限制:购置车辆的费用必须符合企业的财务预算限制。一般来说,企业有***购预算的上限,需要在预算范围内进行购买。
4. 台账管理:购置车辆后,需要进行台账管理,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情况。这是为了方便资产管理和统计,并确保车辆得到合理的使用和维护。
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为排量2.5升(含)以下,购车价格(不含车辆购置税)在32万元以内。企业其他负责人原则上不配备公务用车。确因工作需要,配备公务用车的,可按照1人1车或多人一车配备,配备标准为排量2.5升(含)以下,购车价格(不含车辆购置税)在25万元以内。企业***取统一调度等方式保障企业负责人在企业所在城市参加公务活动的,视同为企业负责人配备公务用车。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使用年限超过8年或行驶里程达25万公里以上;车辆安全状况、排放要求等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可以更新。车辆达到更新条件仍能正常使用的,应继续使用。车辆未达到更新条件的,企业不得提前更新。
第八条企业负责人现使用的公务用车,折余价值低于配备标准的应继续使用,高于配备标准的应***取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理。企业购置公务用车时要严格执行配备标准,优先选用国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不得增加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新购车辆内饰费用控制在购车价的4%以内。
第九条企业负责人未配备公务用车的,主要负责人公务交通补贴控制在每月3200元以内,其他负责人公务交通补贴控制在每月2800元以内。***取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方式的,每月按标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者在年度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企业不得为已领取交通补贴的企业负责人在企业所在城市区域内提供公务用车,不得为自行驾驶公务用车的企业负责人发放交通补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资品牌新能源suv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资品牌新能源suv汽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